供热管道清洗:供热循环管道清洗过程
时间:9/1/2018 11:15:47 AM 作者 :管理员供热管道清洗:供热循环管道清洗过程
4.2.安装临时管线(需要循环酸洗时)
4.2.1临时配管口径,原则上主管直径不得小于100mm,支管直径与正式管径相同;
4.2.2布置好放空线和排疑线
4.2.3临时配管应根据实际需要加临时支架;
4.3 预清理
管道内表面有明显油斑时,不论采用何种酸洗方法,酸洗前应进行必要的预除油处理,一般采用5%的碳酸钠溶液清除油污或用四氯化碳(或三氯乙烯)进行脱脂处理。同时检查焊缝质量,如有较大焊瘤及焊渣等,应加以处理。
4.4 酸洗
4.4.1可采用槽浸法或系统循环法进行酸洗,酸洗液应按规定的配方按顺序进行配制,并应搅拌均匀。酸洗液、中和液及纯化液的配方,当设计未规定时可按表4.4.1-1和表4.4.1-2的规定配制使用。
表4.4.1-1 碳素钢及低合金钢管道酸洗液和钝化液配方
浓
液 |
循 环 法 |
槽 式 浸 泡 法 |
||||||||||||||||||
配方一 |
配方二 |
配方一 |
配方二 |
|||||||||||||||||
名称 |
浓度 % |
温度℃ |
时间 min |
PH值 |
名称 |
浓度 % |
温度 ℃ |
时间 min |
PH值 |
名称 |
浓度 % |
温度 ℃ |
时间 min |
PH值 |
名称 |
浓度 % |
温度 ℃ |
时间 min |
PH值 |
|
酸洗液 |
盐酸 |
9~10 |
常温 |
45 |
|
盐酸 |
12~16 |
常温 |
120 |
|
硝酸NBOS-PC400 (日本) |
20~30wt |
40~60 |
|
|
盐酸 |
12 |
常温 |
120 |
|
乌洛托品 |
1 |
|
乌洛托品 |
0.5~0.7 |
乌洛托品 |
1 |
||||||||||||||
中和液 |
氨水 |
0.1~1 |
60℃ |
15 |
>9 |
碳酸钠 |
0.3 |
常温 |
|
|
|
|
|
|
|
氨水 |
1 |
常温 |
5 |
|
钝化液 |
亚硝酸钠 |
12~14 |
常温 |
25 |
10~11 |
亚硝酸钠 |
5~6 |
常温 |
动态30+情态120 |
7.2~7.3 |
|
|
|
|
|
亚硝酸钠 |
10~15 |
常温 |
15 |
10~1 |
氨水 |
1 |
|
|
|
|
|
表4.4.1-2 不锈耐酸钢管道酸洗和钝化液配方
溶 液 名 称 |
配方一 |
配方二 |
|||||||
名 称 |
浓度% |
温度℃ |
时间min |
名 称 |
体积比例% |
温度℃ |
时间min |
||
酸 洗 液 |
氢氟酸(HF) |
1~5 |
|
|
硝酸 (HNO3) |
15 |
49~60 |
26 |
|
硝酸钠 (NaNO3) |
10~20 |
常温 |
15 |
氢氟酸(HF) |
1 |
||||
水(H2O) |
余量 |
水(H2O) |
84 |
||||||
中 和 液 |
碳硝酸(NaCO2) |
5 |
常温 |
6~10 |
|
|
|
|
|
钝 化 液 |
硝 酸 (HNO3) |
30 |
常温 |
46 |
|
|
|
|
4.4.2系统循环法即用酸泵向管内边灌酸液,边排空气,排净空气后再进行循环,酸洗的操作温度和持续时间,应根据锈斑去除情况而定,一般情况持续6-8小时,酸洗液温度为70℃左右。
4.4.3酸洗过程中,应定期分析酸洗液的成分并及时补充新液,当除锈效果明显下降时,应予以更换。
4.5中和清洗:
酸洗排净后,接上中和液胶管,用泵动态进行管内残存酸液的中和。在排放口用PH试纸检查,当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时,即停止中和。
4.6钝化
酸洗、中和合格后,接上钝化液胶管,启动泵向管内。灌送钝化液,边灌边排空气,使钝化液在管内循环半小时后,再静态2小时后排放干净
4.7 水冲洗
钝化后,开启 水泵用洁净水冲洗循环系统。
4.8干燥:水冲洗后,立即用干燥气吹扫循环系统,直至管道内残液全部排净。
4.8.1水冲洗合格后,用干燥无油空气或氮气彻底吹干管内壁。碳钢管内壁呈银灰色认为合格。
4.8.2在完成系统吹扫干燥后,应在短时间内拆除临时管线,并将拆除的管道附件恢复。如果距试、开车时间较长,待管道系统恢复后,在系统内充0.07MPa的 氮气对管道系统进行氮封保护。
4.9对于小型管段,管件等可采用浸泡法清洗,清洗时将管段、管件直接放入各溶液槽中,其步骤与循环清洗一样,经酸洗,中和、钝化、水洗、干燥后组装,根据需要进行充氮保护。